平顶山市多措并举 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来源: 河南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6-10 作者:佚名
近年来,河南省平顶山市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扎实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为妇女儿童规划落实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做“广”法治宣传教育,当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明白人”。平顶山市司法局联合市教体局、市妇联、团市委等单位常态化开展“法律八进”,推进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进家庭、进社区、进网络。培育“法律明白人”“巾帼法律明白人”1.6万余人,实现全市村(社区)全覆盖。充分发挥妇女干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治副校长等普法志愿者作用,不断增强全社会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是做“优”矛盾纠纷调解,当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知心人”。因地制宜推进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各县(市、区)均成立县级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全市在册人民调解员9000余人,常态化、专业化开展婚姻家庭纠纷排查与化解工作。指导各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妇女儿童维权岗,第一时间介入开展纠纷调解,确保将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村(社区)每天开展一次排查,乡镇(街道)每周开展一次排查,县(市、区)每月开展一次排查,确保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全覆盖、无盲区,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分类梳理、登记建档,及时处置分流。针对婚姻家庭等易发多发的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防止矛盾纠纷交织叠加、激化升级,演变为“民转刑”案件。聚焦赡养、家庭暴力、婆媳严重不和、婚外情等矛盾纠纷,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近两年来,全市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2万余件。
三是做“强”法律援助维权,当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娘家人”。大力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平台建设,推动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建立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193个,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2331个,构建“1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提供“一站式”服务”。市法律援助中心面向社会招募200余名社会律师及高校学生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安排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熟悉妇女儿童心理的社会律师值班和坐席值班,畅通依法维权“快车道”。简化审查受理程序,开辟绿色通道,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妇女儿童维权案件做到“三个当天”,即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丰富和改进法律援助方式,综合运用咨询、代书、调解等方式,为未成年人和妇女儿童提供“一援到底”法律服务。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办理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件80余件,接待妇女儿童来访来电法律咨询 5600余人次,为妇女儿童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经济利益600余万元。
四是做“精”社区矫正管理,当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摆渡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社区矫正方针,对妇女、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根据矫正对象年龄、心理特点、身心成长需要、犯罪特点等特殊情况,开展“一对一”帮教,着力解决复学就学、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焦点问题。以教育矫正项目建设为抓手,由心理咨询师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心理矫正”“回归路上心领航”“和美家”等教育矫正项目先后获评省级试点项目。深入开展“律政花开”教育帮扶活动,全市12个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全部挂牌成立“律政花开”教育帮扶基地,引入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参与社区矫正工作。2022年以来,全市已开展法治教育100余场次。与妇联共建“巾帼暖阳”女性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项目,帮助矫正对象规划自我职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助力她们顺利融入社会。
原文链接:http://sft.henan.gov.cn/2023/06-07/27572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