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数字赋能智慧司法!惠州司法行政工作提效能

来源: 广东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6-03 作者:佚名

  为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数字法治、智慧司法”的工作部署,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惠州市司法局坚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着力实现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水平,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法律顾问、政务服务等方面深化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切实让司法行政工作搭上信息化的快车、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以科技信息化赋能惠州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nEO_IMG_p1-数字赋能智慧司法!惠州司法行政工作提效能 .jpg

  惠州开展“非现场执法”监督抽查实操演练。朱粤琦 摄

  “行政执法一体化平台”促执法规范

  作为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惠州已全面完成市、县(区) 镇(街)三级执法主体上线应用行政执法一体化平台开展执法,实现行政执法立案审批、调查取证等全过程在线执法,执法数据实时传输,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促进惠州行政执法主体执法效能和执法水平的提升。

  截至目前,惠州市、县(区)、镇(街)三级应上线执法单位共227家,已上线单位227家,上线率为100%。全市三级执法主体上线应用一体化行政执法惠州平台共办理案件73716宗,其中行政检查54483宗、行政处罚19174宗、行政强制59宗,产生法律文书282611份。

  同时在“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基础上拓展“非现场执法”模式,允许各市场经营主体通过手机终端即可接受有关监管部门的检查,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提升执法效能,截至目前,惠州行政执法主体上线应用非现场执法云平台共完成非现场执法案件17495宗,其中云巡查16521宗,云备案974宗。

  nEO_IMG_p2-数字赋能智慧司法!惠州司法行政工作提效能 .jpg

  惠州打造“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备案系统”,规范政府法律事务。杨芳 摄。

  “无证明城市”提升服务质效

  自2021年起,惠州提出创建“无证明城市”,以一套机制(“证明清单梳理-组织审核论证-清理结果公布-清理事后监管”的全闭环管理模式)、一支队伍(“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专班)、一个平台(打造“无证明城市”支撑应用系统)为依托,采取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全域推动方式,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打通数据壁垒等有效手段,让群众享受到电子证照核验、数据共享、告知承诺、人工协查、部门自查等替代取消方式等功能,推动政务服务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从“群众跑”到“部门跑”的转变。

  当前,惠州博罗县已率先完成“无证明城市”试点创建工作,直接取消证明事项材料930项,替代取消证明事项材料763项,编制印发《博罗县证明材料取消清单》,博罗县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无证明城市支撑平台”提供的多种证明方式,实现办事过程无需提交证明材料。

  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清理2157个证明事项,涉及证明材料数4103个。其中,市直34个部门共计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313项,清理证明材料524项;七个县(区)汇总共计1844个事项,涉及清理证明材料3579项。

  “规范性文件和规章系统”成“智能引擎”

  惠州建设启用“惠州市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公示平台”,将全市现行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纳入统一平台管理,着力打造市、县(区)两级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次录入、分级审核、同源发布、统一管理、信息共享”的运作模式,同时在市司法局门户网站开放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的查询入口,方便公众搜索和下载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及其文本。

  目前共收录7件地方性法规、5件政府规章和656件规范性文件,实现发文管理系统化、文件更新常态化、公众查询便捷化。

  为政府法律事务装上“规范框架”

  惠州打造“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备案系统”,将政府法律顾问基础信息、擅长领域、年度办件情况、履职情况全面录入平台,将任务与责任人清晰关联,运用数据考核模式,实现政府法律顾问信息查询、备案材料填报、工作成果反馈全程“线上运行”,让政府法律顾问备案“上云端”。

  同时,全面掌握各单位政府合同主要业务类型、办件涉及使用财政资金总额等数据情况,总结工作亮点、典型案例,为解决政府法律事务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提供参考。对重大政府合同签订、审核、备案、履行和清理等情况实施全流程管理,实现常态化跟踪,有效防范因合同履行不到位导致的法律风险,不断推动重大政府合同管理向标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让重大行政决策“可监管”。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sfxz/content/post_41895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