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昆都仑区:着力构建“五大体系”谱写昆区市域治理新篇章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4-05 作者:佚名
近年来,包头市昆都仑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践行“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委政法委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安排部署,坚持以法治昆区、平安昆区建设为统领,着力构建“五大体系”,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
坚持政治引领
健全平安建设责任体系
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了以区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暨平安昆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区15个街镇全部配齐配强政法委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平安昆区建设工作,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明确目标任务。出台了《昆都仑区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十个项目任务清单》等文件,将任务细化落实到全区52个部门和所有街镇、嘎查村(社区),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示范区进行全面部署。
强化考核奖惩。坚持把平安建设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做到年初谋划部署、年中督促检查、年底考核考评,跟踪实绩问效,激励先进,通报落后。
坚持打防并举
构建立体化智能化防控体系
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坚决打赢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攻坚战,带动其他行业领域整治扎实开展,着力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制发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实施方案》,在12个重点行业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社区治安巡逻队、平安志愿者、楼栋长以及单元长工作机制,推进小区保安融入“大巡防”,成立了应急响应志愿服务队,帮助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并提供志愿服务,服务居民近41万人次,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
提升科技化水平。搭建智慧昆都仑市域社会治理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采集、查询、处理、反馈智慧化和问题解决精细化高效化。
坚持源头防范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加强调解组织建设。成立联合调处中心,全区设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建立社区(嘎查村)调委会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持续推进街镇、社区(嘎查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推动“两代表一委员”、个性化品牌调解室、律师服务站等参与社会矛盾有效化解,做实“枫桥经验”本地化。
建立健全物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红色物业为纽带,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扎实推进物业服务企业与社区“两委”“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通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会议、居民议事会议,实现对物业矛盾问题的即发即治。
总结推广“人民调解超市”做法。切实发挥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室、郭孝红工作室、苏玉淮工作室等特色品牌示范引领效应,全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00余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99.2%。
坚持重心下移
筑牢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科学划分社区(嘎查村)网格。划分社区、嘎查村网格近千个,成立联合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构建“区委—街镇党(工)委—社区(嘎查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为主干的网格组织体系。
合理配置网格员。全区配备了专职网格员,动员楼栋长、单元长任网格员,统领辖区党组织深化互联互动,将养老、医疗、教育、法律等服务资源下沉网格,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
规范建设综治中心。持续提升网格化服务水平,整合街镇现有资源、人员、设施,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建成规模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定位明确的综治中心15个,建成率达100%,夯实综治工作基层基础。
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定实施《昆都仑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等制度,切实用制度保障推动社会治理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坚持依法治区
强化法治保障体系
推进严格执法。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政法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最大限度减少执法不当引发的矛盾风险隐患。
坚持公正司法。依法打击妨碍社会治理、危害社会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及时裁判民商事纠纷。认真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原则,用好用足认罪认罚从宽等政策,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聚焦社会治理短板漏洞,发挥检察建议、司法建议作用,促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推动全民守法。不断拓宽法治宣传覆盖面,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扎实开展普法活动,组织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宣传活动500余场、普法送法330余场,印发宣传手册5000余份。受益群众达8万余人,实现法治宣传多方向发力、多触角延伸。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
原文链接:http://sft.nmg.gov.cn/sfyw/jcgzdt/202303/t20230331_22838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