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阿拉善盟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4-05 作者:佚名

  阿拉善盟司法局围绕构建公共法律服务新格局,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在服务方式上提质增效,在统筹管理上改革创新,全力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构建多层次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延展法律服务“广度”

  

  制定《阿拉善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全面推进阿拉善盟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已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建立盟、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58个、嘎查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51个。开展全盟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评价验收自评,顺利通过司法部对盟、旗、苏木镇(街道)、嘎查(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评估验收工作。与此同时,在盟、旗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式”咨询、受理服务。

  

  整合多领域法律服务资源

  提升法律服务“温度”

  

  主动邀请乌海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进驻阿拉善盟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填补阿拉善盟无仲裁机构空白。在阿拉善盟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购置6台智慧法律服务终端设备投放到各旗区政务大厅,同步开通公共法律服务“微平台”小程序,阿拉善盟现有372家法律服务机构、1861名法律服务人员和29名蒙汉“双语”调解员专家信息实现网上查询。通过终端设备免费提供网络电话法律咨询50余人次、手机扫描法律文书60余人次、引导法律服务60余人次、便民服务免费复印300余份。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融合发展,通过融合平台开展人民调解、公证、律师、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咨询服务1699件。

  

  优化法治化利企便民举措

  增强法律服务“力度”

  

  深化公证体制改革,与阿拉善盟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出台《关于开展诉讼与公证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在阿拉善盟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分别设立“诉讼+公证对接工作室”,开展法院“诉前调解+公证服务”工作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有效推进法律文书取证、送达、保全、执行及提供法律咨询等全面融合。成立阿拉善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法律顾问团,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与阿拉善盟工商联、促贸会签订法律服务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万名律师进乡村”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活动。在盟、旗信访中心建立律师值班室,并与阿拉善盟中院签订公益法律服务协议,鼓励引导律师参与信访纠纷调解。扎实推进“两优”工作落实,比照国办、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盟行署最新公布的行政许可事项、政务服务事项以及权责清单事项,推动放权减权,精简办事材料、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将“两优”成果惠及企业和群众。

  

   打印 关闭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


原文链接:http://sft.nmg.gov.cn/sfyw/jcgzdt/202304/t20230403_22844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