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漯河市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 河南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3-04 作者:佚名

  近年来,漯河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统领,以优化政务服务为依托,坚持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有温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提供法治保障,不断擦亮漯河法治化营商环境“金招牌”,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夯实法治之基。坚持以制度为保障,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市人大出台《漯河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法治建设内容引入到《决定》之中。推行涉企包容审慎监管行政执法“四张清单”,落实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扎实做好服务型行政执法,着力体现执法力度和服务温度。围绕建立健全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提升办理破产效率,依法高效处理各类商事纠纷案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等方面,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任务,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二是优化服务供给,推进简政放权。着力破解民生堵点,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办理、清单化管理和定期核验提升管理。截至目前,全年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1262个,2135个市直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省通办”,全程网办事项数占比99.91%,位居全省第2位。梳理市县两级跨部门、跨层级联办“一件事”事项63项,整合28个部门137项政务服务事项。目前所有“一件事”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实行“标准地+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容缺建设工程规划手续和图审手续,分段办理施工建筑许可,鼓励“带方案”出让,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优化联合验收方式,建立联合验收参与机制,实现工程建设“竣工即验收”;启用“电子完税凭证”,推行不动产证照“电子化”,实现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工作进度全省领先。实现企业开办12个事项“线上一网、线下一窗通办”,全部事项“一表申请、一日免费办结”,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场主体歇业“联办并审”机制,创新整合税务、市场监管等5部门歇业备案业务为“一件事”,实现市场主体歇业当场办结、“一键暂停”。

  三是加强诚信建设,实现履约践诺。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累计出台400余件、覆盖全部政府部门和43个社会、经济、民生等领域较为完备的诚信制度化体系。出台《漯河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不断提升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和政府诚信行政水平。截至目前,漯河市不存在党群机关和政府部门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失信被执行人整改到位率达到100%。开展涉企政府承诺事项专项整改“旧账”“烂账”自查行动,目前未发现涉企政府承诺未兑现事项。紧抓信用助力“纾困解难”,开展异议处理和信用修复,降低有效异议中严重危害主体权益的错误数据。在信用门户网站开设信用修复培训专栏,定期举办培训班,开通受疫情影响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完善信用修复“告知-提醒-申请-办理”流程,及时消除负面影响,累计为企业初核987条修复信息。

  四是强化监督问责,严格正风肃纪。筛选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42名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和20名营商环境廉情监测员队伍,对企业密切联系程度高、反映问题相对集中的8家单位进行专项监督,大力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收集的7个方面55项问题已全部交办整改。开通漯河市12345优化营商环境涉企专线,在门户网站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电话,共接听和回应各类营商环境涉企问题76件,办结率100%。依托“码上监督·马上办”二维码监督平台,对全市1000余个承担对外服务、审批等职能的科(股)室和服务窗口实时评议,倒逼职能部门狠抓责任落实。平台投用以来,收到群众举报投诉问题、意见建议345条,已办结334条,问题办结率97%。

  


原文链接:http://sft.henan.gov.cn/2023/02-28/26973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