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呼伦贝尔普法工作回顾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1-31 作者:佚名
2022年,呼伦贝尔市普法工作围绕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以及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不断落实党委、政府组织领导责任、部门单位普法主体责任和社会层面公益普法责任,持续拓宽法治宣传面,坚持在对象上分类细化、在落实中精准滴灌,不断丰富法治宣传方式,将法治精神播撒到呼伦贝尔草原的每个角落。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
谋划普法“路线图”
印发呼伦贝尔市“八五”普法规划,完成规划备案及政策解读工作。印发《2022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关于开展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普法宣传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宣传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持续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八五”普法责任制指导清单,明确各部门普法责任和重点任务,督促指导各部门建立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普法重点内容和工作目标,细化责任清单,落实责任到岗到人,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科室负责人具体落实的普法工作机制,引导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更加主动有效地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督促各普法责任主体更加主动地开展普法宣传。
紧跟全面依法治国步伐
走好新时代普法“赶考路”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为主题,与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联合印发《2022年呼伦贝尔市“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突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等重点内容,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要求,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推动开展宪法宣传进农村牧区、进校园、进机关等主题活动,在全市上下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宪法的热潮。开展2022年“宪法宣传周”线上宣讲,邀请专业教师线上授课,受众2万余人。运用“呼伦贝尔普法”公众号持续开展线上知识答题活动,推送“党的二十大报告每日问答”共20期、“宪法知识答题’宪’在进行时”共8期。
持续深入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工作,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在“八五”普法讲师团中挑选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讲师,组建4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队伍,由党组成员带队深入各旗市区司法行政系统,发挥学术和专业优势,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巡回宣讲,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准讲活,积极带动广大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
提升法治宣传质效
掀起普法宣传“新热潮”
将普法宣传活动结合重要时间时点,根据不同的普法对象,通过派发相关宣传资料、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开展普法问答游戏等方式,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宽普法宣传领域。突出宣传民法典,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依托民法典宣传月深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活动,全市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通过民法典主题党日、“讲一堂法典党课”、领导干部带头领读民法典,民法典专题培训、讲座、观看民法典网络公开课、参与网络答题等活动掀起学习民法典热潮;各中小学通过民法典主题班会活动、民法典宣传讲座、“读好民法典”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提升青少年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各旗市区以“蒙古包”法律知识竞赛、“党员中心户”民法典宣讲、“绘生活 书法典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普法进校园活动、《民法典》线上趣味答题活动、《民法典亮生活》《直播呼伦贝尔——律师来了》等电视、广播专题栏目等多样形式推动民法典宣传全覆盖、无死角。围绕助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提供法治保障,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强化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养老诈骗、反有组织犯罪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
瞄准重点普法人群
探索法治素养提升“新路径”
举办国家工作人员法治专题培训28场,实地旁听庭审活动9场;扎实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以“喜迎二十大 同心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为契机,集中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根据妇女、老年人等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加大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力度,提高老年群体对养老诈骗等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全力守护好群众的养老“钱袋子”。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嘎查村(社区)”创建活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统筹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宣传,召开专项推进会,制定相应宣传方案,列明责任清单,为呼伦贝尔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围绕服务企业发展,以“订单式”普法等形式为企业量身送法,精准对接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难点”“痛点”“堵点”,组织“普法宣讲进企业·助力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以法护航服务企业”等主题宣传活动260余场次,发放宣传册、宣传折页31640份,解答企业法律咨询722个。
整合普法资源优势
打造依法共治“新引擎”
抓好普法队伍建设,在全市范围内遴选114名律师、法学教师、法官检察官、普法工作者等法律实务工作者,组建呼伦贝尔市“八五”普法讲师团,为各地各部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供师资保障。扎实开展农村牧区“法律明白人”推选和示范培训工作,经推荐、审查公示、核准建档程序,在全市各嘎查村(社区)推选2301名“法律明白人”,并逐步开展专题培训,提高法治实践能力,引导发挥其在开展农牧区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村(牧)民自治中的作用。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呼伦贝尔市法治文化广场已成为呼伦贝尔市重要的普法窗口和阵地,集普法宣传、休闲娱乐、艺术欣赏、全民健身于一体,2022年,呼伦贝尔市法治文化广场进行了整体更新、维修、升级,拓展法治宣传“微景点”,不断提升群众的法律素养和城市法治建设水平,为推动全民普法学法用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
原文链接:http://sft.nmg.gov.cn/sfyw/jcgzdt/202301/t20230119_22174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