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 | 刘红娟:初心如磐、不负使命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1-31 作者:佚名
“你好,我是刘老师……”
“明年初我就要退休了,会有新的警官和你联系……”
“我们也要保持联系啊,听到你们很好我就放心了!”
和往常一样,刘红娟在回访电话中耐心倾听戒毒人员的心声,及时开展心理疏导,给予情感支持,利用点滴关怀传递温暖的力量。
刘红娟,广西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正中心一级警长。从警33年,从事“十步脱瘾法”训练班辅导员工作11年,她把自己最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热爱的司法行政戒毒事业。明年2月,刘红娟就要退休了。今天,让我们走近刘红娟,了解她初心如磐、不负使命的真实故事。
攻坚克难的决心
2011年,刘红娟接受上级安排,担任“十步脱瘾法”训练班辅导员。
“十步脱瘾法”是广西总结多年戒毒工作经验,并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型戒毒经验方法,结合广西吸毒人员自身特点及戒毒规律,引入心理学、医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等理论,整编出的一套预防复吸的认知和行为训练方法。
进入新岗位,新的挑战随之而来。因为没有经验,刘红娟只能自己“充电”,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成功学、法学等基础理论,积累了厚厚的学习资料。她利用业余时间,仔细分析每一名训练班上的戒毒人员的性格特点,尤其是情绪异常、戒治状态不佳的戒毒人员,课后主动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找到问题症结、总结转化契机、及时进行干预。
“训练班倡导的正是滴水穿石的力量。”多年来,刘红娟培训了500多名戒毒人员,并做好后续照管工作。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一所“十步脱瘾法”训练班发挥多样化教育矫正手段,引导戒毒人员纠正思想认识偏差,培育健全人格,教育戒治向科学专业精准型转变。
不离不弃的耐心
“我们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了一个又一个迷失灵魂的回归。”说起自己的工作,刘红娟总是神采飞扬。
戒毒人员杨某在课堂上寡言少语,不发表意见、不与人交流,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刘红娟一次次和他谈心,希望帮助他打开心结。原来,杨某的妻子因为丈夫吸食毒品,失望之下提出了离婚,并向法院提交了离婚申请。刘红娟主动与杨某妻子取得联系,让她了解杨某目前的戒治状态及戒毒决心,重燃对杨某的信心,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她不抛弃不放弃,发挥亲情在戒断毒瘾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杨某共渡难关。如今,杨某解除强制隔离已有7年,家庭和睦,生活幸福。
戒毒人员吴某被强制隔离戒毒3次,参加“十步脱瘾法”训练班后,终于重拾了彻底戒除毒瘾的信心。回归社会后,吴某收获了爱情,然而,即将谈婚论嫁时,却遭到了女方家庭的坚决反对。“刘老师,你可以帮帮我吗?”接到吴某未婚妻打来的电话,刘红娟非常激动,并十分欣慰。她耐心和对方分析利弊,传授防毒拒毒技巧,给予他们信心。如今,吴某和妻子生活甜蜜,并孕育了一个孩子。刘红娟经常接到小夫妻打来的电话,聊家庭琐事,请教育儿经验,表达节日祝福。
这是一份流淌在血液里的热爱与忠诚。刘红娟像一个“大家长”,用爱心、耐心、恒心温暖着这个特殊的“小家庭”。她的微信通讯里,有一百多名后续照管人员的名字,在她的监督陪伴下,有的后续照管人员至今已保持操守达8年以上。
原文链接:http://sft.gxzf.gov.cn/zwgk/jdgl/gzyw/t1514930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