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杭锦后旗探索“一村八化”基层治理模式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1-07 作者:佚名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加快推进基层治理动能转换、格局转变,推出“一村八化”社会治理模式(议事民主化、主体多元化、规定标准化、责任网格化、服务订单化、诚信契约化、手段智慧化、评定星级化),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得到不断巩固和完善。

  

  

  议事民主化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健全群众的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引领农村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广大村民投身农村社会发展事务,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主体多元化

  

  认真组织开展“政法委书记、五长(公安局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司法局长、信访局长)”下基层活动,扎实抓好两个平台建设(旗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乡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负责、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规范标准化

  

  以健全完善乡村自治体系、善治体系为目标,不断修改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通过组织引导和规范管理,将全体村民日常管理全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责任网格化

  

  不断完善网格化治理方式,打造“网格管理中枢”,组建起网格员管理中心,推广优秀社区服务品牌协助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村(社区)“两委”干部、派出所民辅警、包联单位工作人员、驻村第一书记、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等人员纳入网格员队伍,捆绑组队充实到各个网格区域,延伸管理触角,让“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服务订单化

  

  立足旗域经济发展实际,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多渠道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主动联系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部分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确保村民获得稳定收益。

  

  诚信契约化

  

  指导各村建立村规民约,明确个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在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中实现个人安全、自我管理、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共同认知。为确保村规民约务实管用,采取签订“一约三书”(村规民约,镇村农户三方责任契约书、社会负面清单承诺书、子女赡养义务协议书)的形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对不履行赡养义务、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并按照有关规定取消或停止其享受普惠性政策待遇。

  

  手段智慧化

  

  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人力+科技”“传统+现代”的风险预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结合反诈中心、“村村响”广播、村级治安巡逻队等,全旗农村社会人防技防物防覆盖率达100%。

  

  评星定级化

  

  各镇结合实际,组织村民每季度开展遵纪守法星、志愿服务星、带头致富星、诚实守信星、睦邻互助星等评星定级表彰活动。在长效机制的激励下,涌现出多名先进个人和一批家喻户晓的调解工作品牌和专业团队

  

  

   打印 关闭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


原文链接:http://sft.nmg.gov.cn/sfyw/jcgzdt/202301/t20230105_21981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