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南明区建成15分钟法治便民服务圈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2-12-24 作者:佚名
女婿家封个阳台签个合同,岳母要找社区法律顾问把把关;疫情影响经营不善退租遇阻……社区居民有啥法律问题,都可以直接@法律顾问咨询、调解。随着贵阳市南明区15分钟法治便民服务圈的建成,居民的法治意识增强了,群众满意度提高了。
22个司法所升级闪亮登场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司法所工作也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走进湘雅社区司法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楼梯间的墙上,南明区普法使者“明明”卡通形象画一溜排开,正笑容可掬地“欢迎”大家。
公共法律服务接待大厅、党员活动室、远程视频会见室、和为贵调解室、社区矫正室、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办公区窗明几净,律师正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工作人员正指导社区矫正对象学习……这是南明区15分钟法治便民服务圈升级版司法所,这样的司法所遍布全区各乡、街道。
今年以来,南明区司法局严格落实贵阳贵安“一圈两场三改”规划建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及贵阳贵安为民办“十件实事”司法所建设要求,全面推进“一乡(街)一司法所”建设。截至目前,全区涉及22个基层司法所已全部完成制度上墙、设备安装、人员配备等工作,投入实体化运行,使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法律顾问纷纷入群 法治服务零距离
“各位居民朋友大家好,这是众方律师事务所的朱飞律师,也是我们凤凰网辖区居委会的法律顾问,朱飞律师的联系方式是***,如果大家有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我们的法律顾问!”贵阳市凤凰湾商户群的成员都收到了这条群发微信。
在贵阳市南明区,法律顾问加入到村居工作群中已是常态化工作。为打造15分钟“法律便民服务圈”,南明区司法局依托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以及“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平台,让法律顾问加入到村居工作群中,零距离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各项法律服务。
法律顾问们除了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还结合当下热点问题不定期推送法律条文解读、经典案例解析等,潜移默化之下,大家的法治意识逐步提升,有事找律师已习以为常。
封个阳台要找律师 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指尖轻点,法律服务进村入户。南明区“15分钟生活圈”司法所建设用“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的形式,“点对点”普法,为群众提供“心连心”的优质服务。
贵州一策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朱丽平是湘雅社区的法律顾问,她负责的居民微信群有7个,居民们有啥法律问题,就直接@她,能在微信里解答的立马解答,不能解答的则另约时间地点线下解答。
女婿家封阳台需要签合同,孙阿姨觉得合同似乎不妥,但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就和朱律师约好,到湘雅司法所现场咨询。
朱律师看了合同,发现确有问题,一是合同的法律依据是《合同法》,但《民法典》颁布后,《合同法》已经废止;二是合同写明在安装过程中一切安装义务由业主承担,这是不合理的,应该修改为因为安装事宜造成安装人员自身权益损害或导致第三人的损害由安装方承担。
朱律师一番解读,让孙阿姨醍醐灌顶,瞬间清醒。想想可能遭遇的法律侵权行为,孙阿姨后背直冒冷汗。“多亏朱律师帮助,否则吃了亏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孙阿姨连声道谢。
像孙阿姨一样,先在群里潜水,看邻居咨询法律问题,之后试水咨询的大有人在。据悉,自2022年以来,南明区22家司法所及村居法律顾问已接受群众咨询两千余人次,咨询问题涵盖婚姻家庭、民间借贷、遗产继承、商品房买卖合同、相邻权、劳动报酬、物业服务合同、租赁合同、拆迁安置费等。
今年以来,南明区司法局以司法所提档升级创建为抓手,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新时代司法为民亮丽“名片”,积极推动以基层司法行政“小窗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格局”,实现了规范化司法所全覆盖,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助力辖区和谐稳定。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212/t20221219_776164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