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着力“三个聚焦”开创德令哈市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新局面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2-12-13 作者:佚名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工作向基层延伸、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对于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对加快实现“均等普惠”目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对于切实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基层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有效解决矛盾纠纷,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德令哈市司法局高度重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着力“三个聚焦”,开创德令哈市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新局面。

  聚焦队伍建设

  集约盘活有限服务资源

  结合我市地域辽阔、人居分散,公共法律服务半径广、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特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与5家律师事务所、1家法律服务所共18名律师、4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签订村居法律顾问协议,为我市60个村(社区)全部配备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为满足偏远牧区群众的法律需求,通过走访调研,梳理农牧区法律服务情况和需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能导向,整合服务资源,合理配备具有蒙汉双语能力的法律顾问,实现法律服务“给群众端菜”的供给导向与“让群众点菜”的需求导向相结合,为偏远牧区群众提供均等普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顾问律师积极参与乡镇(街道)依法决策,为产业发展、安置搬迁等重点工作提供法律审查、法律咨询、决策建议等,逐步形成了“小事一对一,大事组团上”的服务模式,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的一个服务期内,全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为乡镇(街道)、村集体累计提供法律审查意见及建议50余次。

  聚焦制度建设

  常态长效服务村社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我局先后制定《德令哈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关于充分发挥各司法所在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中桥梁纽带作用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在服务过程中采取“一村社一顾问,一顾问一日志”的形式,将法律顾问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下放至各乡镇(街道)司法所,各司法所通过查阅服务台账、倾听群众意见等开展考核工作,以促进完善法律顾问管理方式,明确法律顾问工作职责与权利义务,推动顾问服务逐渐由“你问我顾”向主动服务转变。全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参与村规民约、公共设施建设等审查工作,对村级产业发展中的合同文书把关审核40余次,为群众的安居乐业“建言献策”,为村(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聚焦基层延伸

  优质精准推动服务惠民

  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以“法律九进+”为载体,以“八五”普法规划为导向,从服务力量、服务方式入手,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在乡镇(街道)司法所桥梁纽带的作用下,法律顾问定期深入服务村社,通过送法进校园、进家庭、进军营、进企业、进宗教场所等活动,积极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主动参与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为村(社区)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法律意见,为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搭建服务平台,畅通服务渠道,定期安排法律顾问在公共法律服务站坐班,了解群众法律需求,开展现场答疑活动。同时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设置法律顾问公示栏,公示法律顾问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服务内容。积极创建法律顾问微信服务群,推送热点法律知识,解答群众法律问题,指引办理法律业务,解决群众“8小时以外”服务难问题。全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共解答法律问题300余次,开展法治讲座50余次,法治宣传130余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10余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落实督导责任,明确考核工作要求,深化服务,确保成效。结合本地区实际,创新服务模式,组织、动员和引导律师投身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中去,保证服务工作到位、成效明显,群众满意。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212/t20221209_984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