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弘扬宪法精神 传播法治文化 敬宪于心 学宪于行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2-12-07 作者:佚名
2022年是现行宪法公布实施40周年,在第九个国家宪法日(12月4日)来临之际,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为主题,在县域内拉开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序幕,以“书写宪法、图绘宪法、竞研宪法”等六个篇章,进一步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让宪法走入百姓生活,让法治精神厚植人心,形成宪法宣传教育热潮。
“艺”道宪法。采用“地方特色文艺演出+法治宣传”形式,结合我县“三下乡”活动,在全县各乡镇开展“法律进乡村”巡回宣传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弘扬宪法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宪法权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依法防疫、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发放,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维权意识。持续开展文艺演出活动7场次,受教育群众700人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品 、法治宣传书籍1000余份。
“书”写宪法。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围绕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组织我县书法爱好者进行书法创作,充分发挥法治文化作品的载体作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宪法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活动现场每人创作法治书法作品6幅以上,进一步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增强法治观念和宪法宣传吸引力、感召力。
“图”绘宪法。海晏县6所中小学学生以“少年法治兴,则国家法治兴”为主题,开展宪法宣传周主题手抄报活动,收集的50余份优秀手抄报作品构图新颖、内容充实、色彩缤纷,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强化宪法宣传效果,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宪法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学习宪法、宣传宪法的效果,为法治校园建设添砖加瓦。
“剪”释宪法。为推进法治文化与非遗文化的深入融合,借助非遗剪纸艺术展现法治元素,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凤英老师围绕法治元素,展示绘画、抠剪等剪纸技巧,剪出与“法”有关的“宪法誓词”、“法治天平”等多种图案,让无形的“法”看得见、摸得着,使法治宣传接地气、聚人气。
“竞”研宪法。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认真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法治元素,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宪法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并积极参加法宣在线答题、线上线下法律法规学习活动,将普法宣传和持续自学有机结合,形成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良性自我提升势头。
“誓”宣宪法。“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宪法宣传周期间,全县干部职工以高唱国歌、表真情,宪法宣誓表决心,让宪法这个“最高法则”的信仰内化于心,让恪守宪法原则、履行宪法使命的职责外化于形。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212/t20221205_983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