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漯河市坚持行政审判“五个着力” 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来源: 河南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2-12-06 作者:佚名

  漯河市法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在市域治理体系和市域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加强府院联动,不断提升行政审判工作质量,提升漯河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一、着力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审判质效。一是强化工作联动。全市两级法院通过合并立案、加强府院联动、发挥典型案例指引作用以及加强释法明理引导当事人理性诉讼等联动举措,诉讼案件受理数量、非诉执行案件数量双双持续下降,案件整体呈良性运行态势。二是提高审判效率。完善案件繁简分流、审限管理、节点控制等措施,落实程序规定,注重过程管理,把握案审进度,提升审判效率。目前,市中院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从2019年的87.5天、2020年的71.1天降至目前的65.3天,审判效率逐步提高。三是确保案审质量。严格落实行政诉讼时效和相关程序性规定,紧盯案审质效指标,立足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不断提升行政案件审判质量,主要质效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仅2021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710件(其中一审586件,二审124件),结案率为90.17%;共受理非诉执行案件259件,结案率为100%。

  二、着力服务保障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解决行政争议的作用,妥善处理5人以上的群体性行政诉讼案件16件,涉及原告人数209人,如宁某某等40人行政许可案、孙某某等20人行政补偿案等,有力地维护全市社会大局稳定。二是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依法审理涉企业类案89件,支持企业合理诉求26件、调撤31件;妥善审理因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引发的行政协议纠纷,审结不履行行政协议等案件15件;积极派驻法治管家参与“万人助万企”活动,运用法治力量助力企业发展。三是助力重点工程建设。对涉重点项目的征拆案件,采取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地采用协调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依法高效审结与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62件。与市发改委结合,市中院行政庭法官就涉项目法律问题及风险防控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授课。四是统筹疫情防控和审判工作。坚持防疫审判两不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行政审判,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云间庭审、移动微法院等方式线上开庭35件,确保“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三、着力践行为民理念,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强化当事人诉权保障。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度,探索建立“立审衔接工作机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充分保障行政案件当事人诉权,破解困扰行政审判的“告状难”“立案难”问题。至目前,当场立案率达到95%,网上立案率达到80%以上。二是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坚持人民至上工作理念,加大对涉民生行政案件审理力度,切实解决群众的急愁难盼问题,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仅2021年,依法审结一审产权登记、土地房屋征迁、治安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涉民生案件406件,占比73%,妥善处理一批涉及当事人重大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争议。三是优化便民利民举措。推进诉讼服务大厅、12368诉讼服务热线、诉讼服务网“三位一体”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人工与智能相结合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为当事人行使诉权提供便利。开展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案件当事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今年以来共援助、救助37件(次)。

  四、着力司法行政互动,助力支持依法行政。一是加强府院联动。发挥府院联动联席会议推动作用,强化法院与行政机关沟通协调,释明行政个案40余次,协同解决一批未履行生效判决、未化解复杂行政争议等“老大难”问题。积极开展行政法制宣传,邀请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3次,参与旁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22人。就新修订《行政处罚法》的理解与适用开展授课4次,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二是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坚持合法性审查标准,监督与支持并重,在加强对行政权的司法监督同时,严格做好依法确认违法或责令限期履行、依法判决赔偿等工作,延伸行政审判职能,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意见、个案沟通、共同研判等方式促进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三是加强司法建议工作。认真梳理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适时向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帮助行政机关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法的行政行为,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至目前,共发送司法建议8份,有力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五、着力构建联动机制,推进行政争议化解。一是健全多元化解机制。完善行政诉讼与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有机衔接机制,强化联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方式和途径。二是创新争议化解模式。创新行政争议基层化解模式,在全市两级法院均挂牌成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中心,选派业务骨干,配强工作队伍,打造“源头治理、多元化解、全程全域、共治共赢”的行政争议化解平台。三是倾力源头化解争议。加大调处力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今年共以调撤方式结案145件,占全部行政案件的21.35%,一大批行政争议从根源上得以解决,如张某某等撤销安置补偿决定7个案件,经过省、市法院合力联调,争议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并即时履行,同步化解所涉14件次生诉讼,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原文链接:http://sft.henan.gov.cn/2022/12-05/26508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