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科技与法治实践的碰撞——将算法应用于社会矛盾纠纷监测
来源: 安徽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2-11-30 作者:佚名
“民转刑”案件是指由民事纠纷产生,因矛盾纠纷处理不当或未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致使矛盾激化,最终演变成刑事犯罪的案件。能否通过科技信息化手段精准防控“民转刑”案件?这一问题,在近日省司法厅举办的首届全省社会矛盾纠纷监测软件算法设计与应用竞赛优秀成果展示活动上有了答案。
记者了解到,举办此次竞赛旨在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发掘出一批科信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实战能力,下一步省司法厅计划把竞赛中的好算法、好经验嵌入厅管理指挥平台中进行实战应用。
“民转刑”靶向治理算法项目,是将算法应用在社会矛盾纠纷监测的一项成果。通过实时抓取律师数据库、社区矫正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的案件数据,利用二元逻辑回归算法建立数据模型,构建风险水平界限,基于Java+MySQL+Maven技术,开发"民转刑"靶向治理监测应用系统,根据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的预测风险概率,实施监测民事案件变化动态,靶向治理,精准防控。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民转刑"靶向治理监测系统仍处于实验阶段,未来将借助司法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从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的方向深度开发,优化算法,进行成果转化,应用到犯罪前预防体系构建工作中,从而完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使用、推广竞赛中的好算法、好经验,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数据融合,着力提高工作效能,持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稿件来源:2022年11月29日安徽日报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mtbd/565447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