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年综述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2-11-22 作者:佚名
普法教育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十年来,海西普法工作从“六五”到“八五”普法规划的三个阶段跨越,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创新载体,狠抓落实,使各族群众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素养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形成,为法治海西、平安海西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十年来,普法规划阶段目标全面完成
认真落实党政主要领导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深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教育。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创建了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先进典型,组织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率先完成州、市县(行委)、乡(镇)、村(社) 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努力构建共治共建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据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统计,我州群众法律意识、守法意识从“六五”普法末的80.24%上升至“七五”普法末98.04%。
十年来,“大普法”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
全州各地各部门健全完善守法普 法组织机构,加强领导,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海西州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为着力点,建立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梳理公布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和细化各部门各单位普法责任,制定《国家机关落实普法责任制“三单一书”制度》,强化普法责任闭环管理措施,强化法官、检察官、律师、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力度,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把普法贯穿执法、司法全过程,推动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拓宽工作覆盖面,极力构建部门行业全覆盖的守法普法工作新格局,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指导、政府实施、部门齐抓共管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年来,普法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深化
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地各部门落实党委中心组、政府常务会前学法制度,推行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普法考试,把法治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程等,多措并举推动了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用法经常化、制度化。法律进学校全面推行。法治教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小学统一设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了法治教育进大纲、进教材、进课堂。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得到有效落实。积极创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寺”,结合“寺院法治宣传月”“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暨活佛(阿訇)说宪法”等主题活动,持续加大宗教场所普法力度,促进了宗教和睦和宗教事务管理的制度化、法治化。法律进企业常态化。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将涉企惠企政策、涉企法律法规规章列入责任部门普法责任清单,深入开展“疫情防控法律护航”、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法律进企业”等活动,推动“平安企业”“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为全州营造法 治化营商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年来,实施法治文化“三大工程”,厚植法治信仰
紧紧围绕全民普法工作实际,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州战略基础工程,列入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在全州范围“点线面”结合并进实施法治文化“三大工程”,稳步推进“州县乡村”四级广覆盖的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高效推进“四地”建设,深度践行“四州战略”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十年来,普法方式方法有了创新发展
有效落实公益媒体普法责任,巩固综合性主流媒体宣传平台。提高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普法益民服务水平,积极运用“两微一端”推送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形成了媒体全联动、舆论广覆盖的媒体公益普法新格局。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211/t20221116_979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