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面对疫情“大考” 彰显“硬核”担当 重庆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投身一线,做到抗击疫情、法律服务两不误

来源: 重庆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2-11-21 作者:佚名

  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重庆市司法局日前印发《关于开展“12348”法律服务社区行活动扎实有效做好疫情防控法律服务保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纷纷响应,在疫情大考中迎难而上,彰显“硬核”担当。

  

  

  法律服务“不打烊”

  “疫情期间不容易,你们还如此及时、高效地解决我的燃眉之急,真是万分感谢!”近日,马先生在涪陵公证处办理完涉外公证后,对公证服务赞不绝口。

  原来,11月11日,马先生因急需出国,便到涪陵公证处申请办理涉及单位证明的涉外公证业务。由于担心因疫情防控原因不能及时出证,马先生便给公证员王波打去电话,诉说了自己的担忧。

  “您别着急,我们公证服务在疫情期间也是‘不打烊’的!”11月15日下午,王波和工作人员刘峻言在结束繁忙的志愿服务后,第一时间为马先生办理了公证,并于当日出证。

  为了及时主动提供群众亟需的法律服务,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各级各单位积极主动融入村居(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在每个村居(社区)落实1~2名专业法律服务人员,主动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减轻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工作压力。

  考虑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他们还通过电话、线上等渠道提供法律服务。

  

  人民调解高效化解涉疫纠纷

  近日,铜梁区司法局东城司法所接到辖区群众陆续打来的感谢电话,对他们耐心负责地化解一起涉疫纠纷表示赞赏和感谢。

  原来,铜梁区东城街道某小区的40余名业主因停车位日前按规定开始收费,但由于小区属于临时风险管控区,车辆不能及时驶离车库,临停车辆处于“被迫”收费状态,业主们与物业公司协商未果后发生纠纷。

  东城司法所工作人员掌握情况后,基于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首先通过电话方式联系了双方当事人,并进行走访调查充分了解情况。

  随后,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反复与物业公司、临停车主代表多次沟通协商,并本着公平、公正、合理原则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据悉,《通知》下发后,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各级各单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风险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法律宣传“不断档”

  “邻居们,请遵守疫情防护管理规定,出门戴好口罩,少聚集,不传谣不信谣哦!”近日,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共和村的村民们总能看到一张熟面孔不时在村里巡逻,宣传法律政策。

  他就是九龙坡区司法局中梁山司法所所长沈永亮。自此轮疫情开始后,他一直驻扎在共和村,每天定时到辖区药店、超市、蔬菜供应门店查看供应保障情况,同时坚持宣传疫情防控期间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不仅仅是在九龙坡区,不少抗疫一线的战场上,都能听到司法行政系统的“大白”把“12348法律送到家”“法律援助在您身边”随时挂在嘴边。在积极开展防疫工作的同时,他们也不忘化身为“宣传员”,向居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提供法律服务,缓解他们在隔离期间的焦虑。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称,《通知》还要求大家主动协助村居(社区)干部对事关群众健康安全的信息和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诉求进行及时收集记录整理反馈,努力将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从海量电话等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心无旁骛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打好打赢疫情歼灭战。

  

  下沉一线投身志愿服务

  

  疫情当前,使命在肩。“我去!”“我愿意!”“随时听候调遣!”……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动员党员干部到所居住的社区报到的一份份通知发出后,各单位党员干部迅速响应,向所在社区报名,在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的同时,化身守护“疫”线的志愿者。

  连日来,市司法局机关党委组织发动居家办公的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市司法局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已有237名党员、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到社区报到,就地就近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原文链接:http://sfj.cq.gov.cn/sy_243/bmdt/202211/t20221119_113179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