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五年砥砺行 · 喜庆二十大:坚持聚焦质效 立法工作水平有了新提升(四)

来源: 北京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2-10-25 作者:佚名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五年来首都司法行政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用赤诚之心和优异答卷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一、立法作用更加凸显

  立足北京“四个服务”“四个中心”建设,健全完善维护首都安全、文化建设、国际交往、科技创新等地方法规规章体系,加强“两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防控等重点领域立法,努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制度支撑。2017年以来,共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59项(含立、改、废),出台、修订、废止政府规章29部。2021年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是2017年的近5倍,呈现暴发式增长态势。

  

  北京市政府2021年立法工作机会新闻发布会

  

  北京日报头版头条: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 创新条款紧扣民生

  二、立法形式更加丰富

  强化“小快灵”精准立法,提升立法针对性、实效性。坚持从地方实际出发,解决突出问题“不搞鸿篇巨制”,制定的违章建筑拆除、医院秩序管理等立法“小而精”,简化章节,总条文大多在30条以内。出台《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是国内首部对污染防治领域作出全面规定的区域性协同立法。强化协同立法,助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河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港口污染防治条例、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标准化条例、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生态文明教育条例、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若干规定等法规规章的制定修改研提意见建议;在京津冀跨区域生态环保、大气污染防治、交通一体化等立法中,有效发挥了立法协同工作机制作用。

  

  三、立法机制更加民主

  制定《北京市政府规章立法项目建议征集工作规程》《北京市政府年度立法计划编制工作规程》,面向社会开展政府规章立法项目建议征集工作,确保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商会、高等院校和社会公众等不同主体,广泛参与立法项目。积极开展立法协商,广泛吸收政协意见建议,在集思广益基础上,进行科学评估论证,从源头上发扬民主、科学决策,保证立法工作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新需求。扎实开展立法调研,全面调查了解实际情况,精准把脉立法问题,制定《北京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广泛听取各有关方面对法规案的意见建议。发挥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制定《北京市司法局立法联系点工作规程》,确定6个全市立法工作联系点,仅2021年提出15件次、34条建议,占建议总件数的23.8%。

  

  市司法局制定的《北京市司法局立法联系点工作规程》内容

  

  市司法局立法四处来到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司法所,听基层意见建议

  

  


原文链接:http://sfj.beijing.gov.cn/sfj/sfdt/sfxzyw59/325967213/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