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安徽法制报】行政执法过程中实时普法工作指引出台

来源: 安徽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2-10-19 作者:佚名

  (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管强)向执法对象说明事理、说通情理、说透法理,既帮助行政相对人正确理解法律规定,同时,也提高了普法针对性。近日省司法厅、省法宣办印发《行政执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的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自10月1日起施行。

  《工作指引》确定了主动告知式、解疑释惑式、释法说理式、行政约谈式四种实时普法的方式。其中,行政约谈式适用于行政相对人在同一年度内两次以上违反同一法律规定的,或者拒不配合行政执法的,接受行政处罚态度恶劣等情形。在发现上述情形后,行政执法单位(人员)通过约见或主动登门等方式,对行政相对人进行约谈,着重围绕其违法行为所涉及的事实认定、证据采纳、法律适用、社会危害等开展普法教育,推动行政相对人选择符合法律规定的解决方案或整改措施。

  针对开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裁决等9类行政执法行为实时普法活动,《工作指引》分别作出具体规定。

  在行政检查中,无论是否发现行政相对人存在违法行为或违法隐患,都要结合检查事项当场主动告知其相关法律的具体条文规定、违法行为后果、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敦促行政相对人自觉守法或自觉纠正违法行为、消除违法隐患。在行政处罚听证中,调查人员要对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予以充分说明;当事人提出申辩和质证时,要以适当方式予以释法说理。

  加强对行政裁决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实施程序、法律后果、救济方式等释法说理,在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及时有效地解决争议。在实施行政奖励时,针对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关于行政奖励的项目、范围、标准、条件、比例、名额、待遇等事项的疑问,要及时援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稿件来源:2022年10月13日安徽法制报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mtbd/564787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