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贵州监狱:他们,用行动感动着我们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2-10-09 作者:佚名
他们,是一束微光
却用最大的能量温暖他人
他们,是一抹彩霞
却汇聚成了前行路上一道最美的彩虹
他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没想那么多,看到他们人手不够就去了。”
谈起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初衷,安顺监狱一监区民警李军说。
“热心公益事业,能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9月6日晚,回到老家的李军在朋友圈看到一则当地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信息,他没有犹豫的报了名,就地转为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9月7日一早,按照相关部署安排,李军准时来到核酸采样点,穿好防护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您好,麻烦排好队,提前打开核酸检测小程序。”
“奶奶,别急,我帮您操作……”
现场,李军主要负责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引导大家戴好口罩、保持距离、维持秩序等工作。遇到不熟悉手机操作的老人,他就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录入个人信息,尽快完成检测。
穿着防护服,在接近30度的室外呆了几个小时后,李军的衣服早已湿透,而为了保证检测工作按时完成,他顾不上喝水和休息,中午半个小时吃完饭,又继续投入到“疫”线前沿……
微信群里,她只回复了一个字
“哪些同志能在上午6点前到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请报名。”
“我。”
微信群里,她只回复了一个字。
杜若男,女,中共党员,贵州省第二女子监狱四级高级警长。
8月31日,贵阳市检测出一例新冠肺炎阳性后,她立即响应号召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截至12时,水口寺完成核酸检测人口数……”
“截止16时,水口寺完成核酸检测人口数……”
……
随着核酸检测数据实时通报,大家的心情愈发紧张。必须在当天完成新一轮的核酸检测任务,这是所有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为加快进度,“杜姐”一次次拒绝了换班同志的休息建议,直至头脑发晕,她才发现自己身体的异样。
因中暑被同事们换下来的“杜姐”,经过短暂休息,待身体一恢复又再次投入到核酸检测战“疫”中。
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63岁的唐蓬水说道。
唐蓬水,未成年犯管教所(贵定监狱)退休监狱民警,也是一名有着41年党龄的党员。
贵定县城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措施后,唐蓬水第一时间报名成为荷花社区的一名志愿者,与大家一起坚守在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岗位上。
63岁的他为居民宣传防疫知识、引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送物资、处理生活垃圾、及时与社区沟通联系反映居民的各类诉求……
“水哥,这种事让我们年轻人来做就行了,你休息一下吧。”
“没关系,我干得动,有机会就多做点,你们年轻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你们也很忙的。”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ywgz_97/jyjd/202209/t20220930_766180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