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省司法厅“立足乡村显成效、勠力共迎二十大”乡村振兴工作专题宣传月活动专稿之一 一线淬初心 冲锋担使命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2-09-24 作者:佚名

  

  “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奋斗”,这是入警誓言,也是监狱人民警察用一生去守护的信仰。黄青芳,女,甘肃民勤人,中共党员,青海省柴达木监狱三级高级警长。2015年10月被省司法厅选派为互助县东和乡宋家庄村第一书记。7年的驻村工作,她团结带领村“两委”、工作队员真抓实干,一心一意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诚恳的服务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诠释着监狱人民警察的誓言和信仰,赢得了宋家庄村广大群众的好评和广大基层干部的普遍赞誉。

  

  兢兢业业,把尽职工作放在首位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启动后,身为第一书记的她,时常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和节假日休息的时间,带领工作队员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的生产情况,挨门逐户了解脱贫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发展意愿,讲解惠农政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咱们是党员,也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就得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这是她经常对工作队员说的话。她这样说,也这样做。在得知自己身患子宫肌瘤需要立刻住院进行治疗的情况下,为了不落下工作进度,果断拒绝医生的提议回村继续工作。后因过度劳累致使病情恶化不得不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放心不下工作的她出院修养不到15天便再次返回到工作岗位上,一如既往的加班加点工作,常常忘记按时去医院复查。

  

  

  大事小事,把为民解困的难事扛在肩上

  群众的期盼在哪里,工作就必须推进到哪里。宋家庄村地处龙王山脚下,雨水较为丰沛,给庄稼带来充足的水分的同时,也给群众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因降雪量大,三社、九社的主巷道每到冬季都会结上厚厚的冰,严重影响群众们的出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村民们的出行安全,也为了美化乡村环境,在黄青芳的带头和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破冰行动”开始了,80多名党员群众积极响应,大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齐心协力,分工合作,铆足了干劲、甩开膀子挥舞着镐头、铁锹、扫帚,镐声、锹声、笑声连成一片,打破了原本冬日的寂静,尽管寒风刺骨,但党员群众们干的热火朝天,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经过两天的努力,50米的积冰积雪路面渐渐呈现出原本面貌,厚约40公分、重约7吨的积冰积雪被清理干净,方便了行人和车辆安全出行,美化了宋家庄村的人居环境。

  除了处理群众关心的“大事”,黄青芳也会帮助解决一些“小事”。脱贫户莫炳义的妻子,患有白血病,家庭一度面临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黄青芳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反馈给派出单位,开展帮扶募捐,共筹集捐款1.2万元,还多次为莫炳义找一些杂活,增加家庭收入。为了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她时常开导鼓舞莫炳义,逢年过节都会送上慰问品。帮助解决群众困难这不是个例,通过这几年的相处,黄青芳已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书记”,无论多大或多小的事情,都会找她帮忙解决。

  身居一线,把群众安危放心头

  2022年8月,宋家庄村迎来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汛期,面对地质灾害风险高和疫情防控任务紧迫的双重形势,身为驻村第一书记的黄青芳,时刻关注“双防”动态,牵挂着村内百姓,担心村民们防护意识不强,担心住在土崖边群众的安危,便及时在村内微信群宣传劝导,同时与村干部联系,安排布置防控、防汛工作,操惯心的黄青芳,生怕遗漏某个环节,事事都要亲力亲为,白天到防控卡点值守、晚上到村内巡逻。

  

  

  宋家庄村地处东和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17个行政村的交通枢纽,来往车辆数多、人员流动量大,想到这些,她便“急”了起来,急性子的她便带领村干部设立防控点,逐户排查返乡人员、宣传防控政策……身为女性不便在夜间值守,她便自掏腰包购买物资慰问值班人员,让值班人员感受到温暖;村内防控力量不足时,她便动员村内的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壮年、大学生、高中生等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喷洒消毒液、值班值守、发放传单。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群众时,她又担任起了“劝导员”,讲解防控知识,耐心劝导聚众群众;因劝返而产生矛盾时,她又变成了“教导员”,安抚群众情绪,对表现较差者,还多次登门教导。

  白天她在卡点活跃,晚上,她便带领防汛小组走巷串户排查巡逻。遇到防汛预警等情况时,她又带头值守,彻夜不眠。8月汛期,共排查崖根住户48户157人,转移安置26户79人、实时监测3户10人,无人畜伤亡。就这样,黄青芳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宋家庄村各个角落,哪里需要去哪里。在她的带动下,宋家庄村村民热情且团结,不少村民自发参与到“双防”工作中,筹集物资、为值班人员送饭送菜、捐款捐物。

  在帮助困难群众、振兴乡村的道路上,黄青芳总在不断地想办法、出实招,她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将党的政策声音传递给每一位群众,把共产党员的担当与坚毅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一名能吃苦、肯用心,扑下身子搞工作的党员形象牢牢刻画在了群众的心里,将满满的正能量带给了宋家庄村每一位贫困群众。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sfxzyw/202209/t20220923_965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