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漯河市“数智”赋能助力打造高效政务服务

来源: 河南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2-09-17 作者:佚名

  

   漯河市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用“部门跑、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创新数智融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全省政务平台发布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最多跑一次占比99%、全省排名第1位,即办件占比81.7%、全省排名第4位。2022年前八个月,全市各类政务服务业务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政务服务“好差评”主动评价率、评价覆盖事项、评价覆盖部门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一、全领域通办,群众少跑腿。一是做实“一门通办”。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市直各部门按照省公布的事项库目录,进一步细化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所有公布事项、行政审批科室及人员应驻尽驻服务大厅,45个部门2138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在大厅办理,让群众企业走进“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二是做优“一窗通办”。服务事项“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做到窗口集中、人员聚集、流程集约。设立“无差别全科受理”窗口8个,任一窗口均可办理31个部门870项政务服务事项。人社、医保、公安、交通等部门窗口专业“一窗受理”,“一窗通办”年均办件200万件。三是做深“一网通办”。依托市政务服务网,提高网上办理比例,推动网上咨询、申报、预审、办理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全程网办事项数占比99.91%,在全省排名第2位。强化数据共享,加快推进信息共享、数据交换,提高群众企业办事效率。

  二、全流程提速,服务上台阶。一是信息“通”起来。在全省首创“立项审批链”,将河南政务服务网、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上申报系统等5个系统资源优化整合,打通信息壁垒,企业法人办理立项审批时提交材料从3次压缩至1次,办事流程由5个环节优化为3个,审批结果采用电子批文,办理结果自行打印。二是数据“跑”起来。通过不动产登记与公安、编办、住建、税务等12个部门对接,实现营业执照、公证等17项信息共享,身份证、完税凭证等4项材料免提交,不动产证办理立等可取,“交房即交证”步入常态化。即办业务1小时内办结,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最前沿水平。三是环节“并”起来。简化企业开办环节,将“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登记”等12个环节合并为1个,企业登录市政务服务网综合受理系统,规范填报相关信息,即可一个工作日拿证,实现企业开办“一个平台、一次登录、一次填报、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今年以来共为5172家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企业开办指标居全省前列。

   三、全方位惠企,架设连心桥。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便企助企新模式新路径,让企业看得懂政策、弄明白流程、能得到实惠。一是“涉企专家门诊”着力纾困。抽调税务、人社等部门业务骨干34名,成立“涉企政务服务专家团”,编制398项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服务指南》,发放至全市各个企业,对企业遇到的难题集中由涉企政务服务专家给出解决方案。对于省市重点项目、市“三个一批”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所办业务,由涉企政务服务专家开辟绿色通道,一对一指导,精准助企发展。二是“自助一体机”便捷助企。在全市主城区、临颍县、舞阳县布设80台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税务、社保、不动产等62项业务均可自助办理。通过连接省政务服务网,企业可在任意一台终端操作办理全省通办事项。该项目被确定为全省“自助办”试点。三是“中介服务超市”激发活力。建设“互联网+实体”中介服务超市,按照“一个平台、全市共用、分级实施”原则进行运营、服务和监管。服务机构涉及咨询评估、勘察设计、检测服务等多个领域,线下提供“一站式”服务,线上开通信息公开、服务评价、网上监督等功能。目前,超市进驻网上大厅中介机构496家,进驻数量全省第一,开展264个网上竞价项目,节约财政资金近500万元。

  

  


原文链接:http://sft.henan.gov.cn/2022/09-09/26040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