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普法:按下服务“智能键”打开公共法律服务新路径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2-08-28 作者:佚名
为扎实推进“转作风、勇争先”作风建设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及省、州、县作风建设工作要求,切实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县司法局紧扣全县重点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引领,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致力打造智能化法律服务平台,逐步建成了特色化、零距离、专业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聚焦特色化,打造品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结合法律服务专业性及私密性的特点,建设独立的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整合5名法律人才在中心坐班值守,集中力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援助受理及引导公证等一站式法律服务。结合我县地广人稀、旅游形势大好的特点,在距离县城较远的茶卡镇配备2台公共法律服务亭,提供现场连线律师服务,方便群众及游客就近获得法律帮助,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前移到一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聚焦零距离,打造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以政务惠民、政务利民、政务便民为目标,结合司法行政职能,不断完善政务服务平台信息。目前,平台录入完善服务项目12项,内容包括项目来源、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所需材料等,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司法行政,享用法律服务,获得法律帮助。结合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局继续加大线上平台宣传力度,全方位推广“12348”青海法网、“乌兰普法”公众号、“青松办”手机APP,引导群众充分依托线上平台进行法律服务网上办理、掌上办理、无接触式办理,让法律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
聚焦专业化,打造贴心的公共法律服务。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为抓手,明确村(社区)法律顾问达到“四有”,即每季度法治讲座有影像,每月下村服务有图片,解答咨询有记录,微信群推送有截图,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规范化运作。制作扫码视听版宣传资料,通过线下阅读、线上看视频的融媒体普法方式,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充分发挥公证协办联系点作用,放置公证业务办理清单、公示业务流程等,让群众少跑路、服务更“贴心”,针对病老孤残等重点对象,提供上门法律服务,提升法律服务品质,以专业耐心的工作态度让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208/t20220817_944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