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校园 护航青春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2-08-18 作者:佚名
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伟力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一直以来,法治宣传融入学校教育,在每一所中小学,有一名特殊的“校长”——法治副校长,他们在法治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没有薪酬,不计回报;他们做法治宣传引导者,做法治实践参与者。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更加规范。今年5月1日起,教育部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同意,制定施行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新举措的施行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法治副校长的职责,健全了相关工作机制。
连日来,记者走进法院、派出所和学校,了解法治副校长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校园法治文化等方面究竟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让法律深入青少年的内心,播撒法治的种子?
法治文化引领法治教育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跟同学以友好的方式沟通交流,如果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找学校、老师沟通解决。”前不久,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虎台派出所与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办事处共同开展的“反对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欺凌”活动在西宁市西建中英文学校如期举行。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法律法规吗?”
“同学们,你们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吗?”
……
虎台派出所副所长管恩河结合办理的案件,从校园欺凌的常见误区入手,列举了校园欺凌的典型表现,分析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违法性,通过分析典型案件,增强了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的法治教育宣传活动,我们每学期都要举办很多次,只有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加强了,才能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目的是把校园打造成学生开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的幸福校园。”管恩河说。
校园里法治宣传栏、法治标语牌等法治元素随处可见,法治文化已融入校园的一砖一瓦。西宁市西建中英文学校办公室主任张凯告诉记者,“法治文化宣传栏这一普法形式,有效整合了法治宣传资源,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孩子们的法治意识,既为学校带来了新的面貌,又丰富了孩子们的法治文化生活。”
在虎台辖区,管恩河主要负责西宁市虎台小学、西宁市虎台中学两所学校,一任法治副校长就是13年。谈及校园法治文化引领校园法治教育的感受,管恩河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看到孩子们从不懂法逐渐到能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我倍感自豪,多年的普法宣传工作没有白做。现今,家长们在教育孩子遇到问题时也要依法来解决,有实在不明白的就主动打电话咨询,寻求我的帮助。我深刻感受到,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法治观念有了很大提升。”
法治文化营造法治氛围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手上拿的是什么吗?它叫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保障书’,也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别看它小,但本事可大着呢,时时刻刻都在保护我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样保护我们的?”
每当开学季,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西宁市聋哑学校法治副校长刘尧就会走进校园,为师生们送上一堂极具教育意义的法治课,让学生们了解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有利提升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能力,为学校形成强大的法治文化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用通俗易懂的PPT讲解民法典内容,通过设定一个人物,从出生到上学,到长大成人,再到结婚生子,最后死亡这样一个过程,将整个民法典可以覆盖到的人一生的相关事情形象生动的演绎出来,让孩子们懂得什么年龄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刘尧告诉记者。
“自刘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后,孩子们的法治意识有了明显提升,互相之间更加尊重、团结友爱,回到家他们也会给父母转述相关法律知识,让父母遇到事情不要冲动。”西宁市聋哑学校政教主任赵启龙说。
“因为特殊,所以信任。作为一名特殊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我不能是冷冰冰的站在讲台上,也不能刻板的讲述法律法规,只有让他们喜欢我、信任我,才能达到普法的效果。每一次普法讲座,我都会使用大量图片、视频,同时,增加互动游戏的趣味性,让手语老师同步翻译,久而久之,我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这样的讲座、游戏,也喜欢我、信任我。”刘尧自豪地说。
法治文化播撒法治种子
“啪!”法槌落下,“小法官”稚嫩但不失严肃的声音响起……
去年6月11日,一场庄严的模拟庭审在西宁市第十二中学举行,这是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举办的走进法庭体验庭审主题活动,也是第六届青海省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活动现场。其中,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法警等角色,都由学生扮演。
庄严的法庭,朝气蓬勃的学生们穿上法袍、检察服、律师袍,摇身变成“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在审判席上,“小法官”沉着冷静、张弛有度,准确把握着庭审节奏,详细听取双方的意见。控辩席上,“小公诉人”刚正不阿、随机应变。“小律师”思路清晰、慷慨陈词、仗义执言。旁听席前,“小法警”正襟危坐、威风凛凛,维护着庭审现场秩序。
“我们每年都会走进校园,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法院开放日’‘法治宣传课’、指导辖区内学校举办模拟法庭大赛等多样化、有趣味性的法治宣传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其中,从而直观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有关的法律知识,自觉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西宁市中院少年庭庭长解利诚说。
法治文化走进校园,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法治宣传深度融合,有利带动师生弘扬法治精神,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西宁市两级法院在依法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时,积极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和犯罪预防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真正发挥法院保护未成年人、预防违法犯罪的职能作用。同时,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注重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校园文化,法治护航。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升增强,走出了一条以校园法治文化为载体,开展校园法治教育的路子。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208/t20220817_944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