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两周年,带你来了解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2-07-07 作者:佚名

  

  

  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于2019年12月28日通过

  于2020年7月1日正式施行

  这标志着社区矫正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下面用6个问答

  带你了解关于“社区矫正”的知识!

  Q1

  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刑事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的刑事执行活动。

  Q2

  所有罪犯都适用社区矫正吗?

  NO!并不是所有罪犯都适用社区矫正的,社区矫正对象大部分都是缓刑犯,这部分人一般都属于初犯、偶犯、过失犯,犯罪情节较轻,也有悔罪表现,进行适度监管和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具体是以下四类罪犯才适用:

  1. 判处管制的罪犯

  2. 宣告缓刑的罪犯

  3. 宣告假释的罪犯

  4.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Q3

  社区矫正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问得好!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性的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回归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Q4

  由谁具体实施矫正工作呢?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矫正工作。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承担社区矫正相关工作。

  Q5

  怎样进行社区矫正呢?

  1.监督管理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为其确定矫正小组,负责落实相应的奖惩方案。

  根据需要,矫正小组可以由司法所、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者就读学校的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社区矫正对象为女性的,矫正小组中应有女性成员。

  2.教育帮扶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需要,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法治、道德等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提高其道德素质和悔罪意识。

  Q6

  社区矫正时间一般是多长呢?

  这个是根据由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人民法院和依法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出具的执行通知书决定的。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zhdt/202207/t20220701_917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