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县持续开展“放管服”改革 全面推动法治建设进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05 作者:
放管结合强服务,夯实“管”的基础。一是全面梳理完善权责清单。根据省、州相关要求,在试点地区权责清单通用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梳理完成了《都兰县2021年权责清单通用目录》。《清单》通用目录2863项行政权力事项经合法性审查,修改及完善后面向全社会公布实施。二是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对青海省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涉及都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对我县11个行政执法部门进行了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抽取各部门10宗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了集中评查,各部门案卷自评自查率达100%,同时对符合条件的44名新申请人员经审核后已提交至州司法局,目前正在执法资格考试阶段。三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做好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纠错”、清理工作。截至目前,对县政府及部门31份通告、合同、规范性文件等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出具了合法性审查意见书,对县政府1份规范性文件按程序进行了备案登记。四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青海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严格落实决策启动、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制度,充分发挥县政府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建设、重大突发事件依法处置、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依法决策能力和水平。法治惠民办实事,提升“服”的能力。一是公证便民服务暖人心。由公证联络员通过运用信息化网络远程办证系统,在都兰辖区直接受理当事人申请,网上上传办证所需资料,经西宁永信公证处审查出证,实施“智能网上办证”。截至目前,已办理远程公证业务27件。推行网络远程公证不仅推动我县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也最大程度实现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切实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服务。二是法律援助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目前,全县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已基本建成,现有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15个。在大力推进实体平台建设的同时,我们全力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积极落实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主动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为农民工及老弱病残等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承办,做好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当事人指派援助律师。截至目前,指派民事案件78件、刑事案件44件、撰写典型案例5篇、代写法律文书300余份、解答来电来访法律咨询近2000人次;办理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法律援助案件30件,挽回经济损失350余万元,受援人中有农民59人、妇女16人、农民工36人、未成年3人、老年人4人、残疾人8人。进一步发挥了法律援助工作职能,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111/t20211105_767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