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治乡村建设 护航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22 作者:
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来,青海省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在涉农立法、行政执法、司法保障、普法依法治理和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法治乡村建设步入“快车道”。
一是涉农领域立法提质增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省级层面制定出台《青海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青海省高原美丽城镇建设促进条例》地方性法规2部,市州层面制定出台《海东市美丽乡村建设条例》《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地方性法规2部。完成《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办法》《青海省农业环境保护办法》《青海省卤虫资源保护办法》等3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修改。出台《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进口粮食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充实“米袋子”丰富“菜篮子”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3部规范性文件,清理涉农规范性文件3件。
二是涉农行政执法全面加强。印发《青海省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指导各地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全省8个市(州)全部成立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局,全省41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印发《全面推行农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青海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0年版)》《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和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等,组织全省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实务和三项制度培训,培训6000余人次。深入开展“大棚房”专项整治行动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占地、滥采滥挖、破坏耕地、破坏自然资源等违法行为。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渔业资源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畜禽屠宰监管“扫雷行动”等23个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处各类案件630起。
三是乡村司法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健全完善集诉讼引导、网上立案、速裁调解、救助服务等功能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实现诉讼服务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一年来,全省法院巡回审判庭审判案件1411件,特别是在青南地区,各级法院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双语导诉仪和双语文书拷贝机,便利藏族群众参与诉讼,全力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落实国家司法救助资金1400万元,组织政法各单位对符合条件的433起案件540名当事人实施国家司法救助。办理涉及把持基层政权的涉黑涉恶案件8件,彰显了法律威严,沉重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有力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不断加强民事、行政审判工作,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受理各类涉农案由案件547件。大力开展涉民生案件执行专项行动,执结涉民生案件66件,执行到位金额250.74万元,发放执行救助金214.86万元。不断规范涉“大棚房”、违建别墅等行政案件的受理和审理,积极参与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活动,有力维护了农牧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是乡村普法依法治理纵深推进。紧紧围绕涉农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和农牧民群众的各类法律需求,把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农业政策和宪法法律法规贯穿到到执法司法、管理服务全过程,推动“法律进乡村”活动常态化。一年来,全省共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宪法进乡村”“民法典基层行”等普法集中宣讲活动2170余场,受教育群众300余万人次。全省累计建成村居法治宣传栏5759个,累计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活动4452场次。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对已命名的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加强督导考核,定期组织复评,进行动态管理。全省累计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2290个,其中国家级55个、省级228个,示范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青海化实践,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三调联动”大调解机制,不断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区)、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一年来,全省4518个乡村调委会调解纠纷13773件,成功率达98.4%。
五是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现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呈现整体推进、延伸推进、联动推进良好态势,全省市(州)、县(区)、乡(镇)、村(社)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已建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5088个,功能涵盖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全省4605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1346名法律服务人员从事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办理各类案件300余件,协助起草、审订村规民约等200余件,代为起草修改法律文书1.3万件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3万人次,协助办理法律援助等案件800余件次,解答咨询和代写法律文书11000余件。法律援助力度持续加大,共办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4038件,其中刑事816件,民事3220件,行政2件,受理各类涉农法律咨询8958人次。“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有序推进,青海公共法律服务网累计访问97万余人次,留言咨询(藏汉双语)3249条,智能咨询9900人次,视频咨询(藏汉双语)3347条,实时咨询5110条。
下一步,青海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全面加强涉农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和公共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夯实乡村法治建设基础,确保法治乡村建设取得实效。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sfxzyw/202109/t20210927_721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